法治春风润大地!惠州博罗“八五”普法交出亮眼答卷

Connor 抹茶交易所 2025-07-14 5 0

在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期间,博罗县创新构建并深入实施“立体化普法、精准化供给、融合化治理”工作体系,成功打造形成“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、科技赋能、形式新颖”的普法工作新格局,让法治精神深度融入城乡发展血脉中,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“博罗样本”。

法治春风润大地!惠州博罗“八五”普法交出亮眼答卷

机制领航,绘就法治建设新画卷

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,推进依法治理,建设法治博罗,早在2022年4月,博罗县制定并实施《县委宣传部 县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(2021-2025年)》,从深入学习宣传普法重点内容、全面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、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、深入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,旨在为博罗建成县强、民富、景美、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

同时,博罗还高规格召开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5次,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亮点成果、普法依法治理重点工作计划、普法依法治理的重难点工作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;每年印发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》,推进精准普法和依法治理,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,加强法治社会建设;将镇(街)纳入普法联席会议体系,全面实行普法责任清单制,向全县58个职能部门精准分解年度重点普法任务,实现普法工作与核心业务同规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;印发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规清单,构建“1+3”(清单+理论学习、任前考法、述职述法)常态化学法机制;组织法治专题培训20场、庭审观摩24次,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优秀率高达99%,有效发挥“头雁效应”。

不仅如此,为向基层开展多层次、多领域的普法宣讲活动,博罗组建结构合理(行政事业人员49%,律师51%)的40人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,围绕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法律问题,提供“订单式”精准普法服务,目前累计开展高质量法治宣讲1200余场。

除此之外,博罗还深化法治副校长制度,建成专业人才库,精心选派100名政法骨干进校园,构建“专家智库+实务精英”复合型法治人才队伍;创新“模拟法庭+暑期公益班”“宪法宣誓+非遗法治剪纸”等教学模式,选拔培育优秀“普法小使者”10组,组织开展宪法宣誓等主题活动1200余场次,有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;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室等专业平台,深入开展“法治体检”100余场,高效解决企业法律难题386件,为持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
法治春风润大地!惠州博罗“八五”普法交出亮眼答卷

展开全文

“经过五年扎实实践,博罗已形成‘县委统筹引领、司法行政牵头主抓、部门协作联动’的高效运行机制,并通过‘靶向普法’精准工程,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,也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。”博罗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
普法多元,让宣传“出新”更“出彩”

“非遗+普法”“民俗+普法”“科普+普法”……近年来,博罗县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方式,积极推动传统文化、农文旅产业等与法治宣传教育实现深度融合,借助文艺演出、嘉年华等群众易于接受且喜闻乐见的形式,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、成效显著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,从而持续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,营造全社会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浓厚氛围。

法治春风润大地!惠州博罗“八五”普法交出亮眼答卷

法治春风润大地!惠州博罗“八五”普法交出亮眼答卷

“博罗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‘N+普法’模式,针对婚姻家庭、劳动保障等社会热点,寓法于乐开展‘千人百场’送法进基层、‘美好生活·民法典相伴’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3500场次,精准投放普法资料65万册,有关宣传信息被‘司法部’微信公众号、‘广东司法行政’微信公众号、羊城晚报等省级以上媒体采纳报道共180篇次。”博罗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。

同时,博罗县还持续创新全媒体普法模式,构建“电视端+移动端”立体传播网络,让宣传突破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通过网络、声波等方式,传递到千家万户,实现宣传的全覆盖。其中,上线“羊城派·法治博罗”融媒体平台,打造虚拟普法代言人“博小法”,精心推出《“董”法奇遇记》等12个特色品牌栏目,且《“董”法奇遇记》《“煦法安途”醉驾综合治理普法项目》双获广东省“优秀普法工作项目”。

据介绍,在2022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上量化考核评估中,博罗以总分97分的成绩位居全省并列第一。在2023年,博罗创新利用微信朋友圈精准推送国家安全教育、民法典等普法信息,实现曝光量超120万人次;组织线上直播“共迎三八妇女节 法治宣传保权益”“严格土地执法,科学规划用地”等主题普法活动,吸引参与超5万人次。

此外,博罗还精心打造县法治文化主题公园(东山公园南广场)并于2024年春节投入使用;在泰美镇夏青村建成约1.3公里“Z”形特色法治文化墙;在罗阳街道新结村建成全县第一个民法典主题广场;在横河镇嶂背村创新打造少数民族法治宣传阵地,形成“一步一景、景景育人”的三维法治文化空间体系。截至目前,博罗共创建国家级、省级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34个,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、民法典广场等实体普法阵地117处。

“法治+治理”融合,打造基层善治“新路径”

带动每家每户学法守法用法、化解村民纠纷……如今,博罗的村(社区)“法律明白人”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,他们奔走于田间地头,穿梭于村头巷尾,化身为“法律知识宣讲员”“矛盾纠纷调解员”,激发乡村(社区)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,及时有效化解矛盾,用实际行动诠释法治内涵,传递法治力量。

博罗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博罗目前培育“法律明白人”1603名,并通过平台对接、旁听庭审、调解实践、普法宣传等多形式精准帮带,深化“1名村(居)法律顾问+N名法律明白人”结对提升行动,实现两支队伍能力作用“双结合、双促进、双提升”,显著增强群众法治意识与依法办事能力。

同时,博罗率先推行村(社区)法律顾问到镇街综治中心坐班“问诊”履职模式,参与综治中心主导的信访、土地流转、家庭纠纷等矛盾纠纷调解案件620件;培养317户“学法用法示范户”,打通了法治惠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为优服务、惠民生,博罗县还构建全域普法评价新体系,升级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履职评议至2.0版,通过科学量化考评指标、优化评议团结构、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评议代表、实时公开计票并现场亮分等方式,推动58个成员单位形成“比学赶超”生动局面,从而提升普法责任制落实效能。

“博罗县构建的责任协同体系、创新的融合传播模式、精准的供给服务举措以及推动普治结合的经验做法,为新时期更高水平法治建设贡献了‘博罗智慧’与‘博罗样本’。”博罗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立足“八五”普法坚实基础,博罗县已擘画“九五”普法新蓝图——以法治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,紧扣“百千万工程”与“环南昆山-罗浮山生态发展引领区”两大战略,以普法为帆,扬起全民学法新风尚。

文、图 | 记者 杨锦强 通讯员 杨小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