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粉价格走势或出现好转
本报7月17日市场版“南方小麦交易市场栏目”中曾分析了近期小麦价格或得看面粉企业的“脸色”,那么淡季的面粉市场如何呢?记者就此采访了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文凤,她表示多重因素致面粉价格持续走弱,但也有支撑因素让7月底面粉走势出现好转。
王文凤介绍,自新麦上市后,面粉价格再次经历了持续下跌行情,市场交易价格不断向低端靠拢,从国内特精粉均价来看,截至7月16日,全国均价为2.912元(公斤价,下同),比6月初下跌7.02%。截至7月17日,山东省内特精粉出厂价2.8~3元,与6月初特精粉出厂价3.04~3.28元相比,下跌0.24~0.28元,同时高低价差仍明显。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,一是新季小麦上市初期价格不高,面粉企业采购成本降低,拖累面粉价格;二是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淡季,采购量下降,市场主体观望心态增强,面粉竞价走货的现象较为明显;三是麸皮价格在6月中旬后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,压缩了面粉的价格空间。
近日副产品价格出现下跌,而小麦价格虽有回调,但幅度有限,面粉加工企业为了保持盈利,对面粉价格下调的操作已减少。王文凤进一步分析称,本月下旬面粉价格走势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是小麦价格或对面粉成本的支撑增强。目前来看,小麦市场收购主体仍较集中,面粉厂、饲料厂、粮库收购皆在进行中,这对小麦价格有一定支撑。同时考虑到目前基层小麦流通量不大,在农户惜售、粮商暂不急于出货的情况下,短期内小麦价格或相对平稳运行,那么对面粉底部的支撑作用或将有所增强。二是高价麸皮或有回调风险,企业加工压力增加,或对面粉有挺价意向。三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,面粉存储不利或限制交易量。面粉经销商在目前面粉低价状态下,部分有逢低补库的需求。但考虑目前的存储条件,且终端需求仍处于传统淡季,所以补库会比较谨慎。因此面粉购销虽有好转,但带动作用或不强,王文凤预计局部低价面粉涨幅或在0.04~0.08元,高价面粉维持稳定的可能性比较大。(本报记者 赵雪)
评论